竹板一打,大鼓一敲,現場氣氛頓時高漲起來。10月23日,2025“武漢以我為榮”生活垃圾分類“金牌宣講員”團隊晉級賽在青山江灘舉行。來自武漢市的28支參賽隊伍大秀才藝,小品、相聲、合唱、曲藝說唱、T臺秀、雙語情景劇接連上演,讓垃圾分類宣講接地氣、聚人氣。
東湖高新區參賽隊伍帶來情景劇《一“桶”天下》
本次活動由武漢市城管執法委聯合市委宣傳部、團市委、青山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是“武漢以我為榮”文明素養提升2025年行動計劃重點項目,旨在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推動市民養成分類習慣,助力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更好建設城市文明。
市民觀摩團隊晉級賽
來自黃陂區文化館的吳健、陳君、張珂帶來湖北大鼓《江城分類總動員》,用黃陂方言、武漢方言和普通話號召廣大市民踐行垃圾分類。說唱之間,武昌魚、蔡甸蓮藕、吉慶街小龍蝦殼、江漢路上的奶茶杯等紛紛成為宣講案例。生動的表演形式和創新的語言表達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黃陂區參賽隊伍帶來湖北大鼓《江城分類總動員》
該作品創作者吳健是國家級非遺湖北大鼓傳承人,師從已故“湖北鼓王”張明智先生。作為黃陂區選手,他說,湖北大鼓起源于黃陂,但是本次參賽的作品立足全市和全省,同時放眼全國。他希望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曲藝表演形式向全國宣傳美麗武漢和文明武漢人。據悉,該節目加長版還將代表武漢市參加湖北省第二十八屆環衛工人節文藝匯演。
當天,多支來自高校、中小學校及幼兒園的參賽隊伍帶來創意十足的節目。江岸區選送的《魔法棒不見了——分類大挑戰》充滿童話色彩。節目中,武漢市實驗小學的8名小學生化身垃圾分類小精靈和垃圾桶小精靈,上演一場垃圾分類知識問答大挑戰。
江岸區參賽隊伍帶來情景劇《魔法棒不見了——分類大挑戰》
“Reduce(減少),reuse(再次利用),recycle(循環利用)”武昌區選送的情景劇《綠建未來》充滿國際范。5名小學生流利切換中英文,把戶部巷倡導垃圾不落地的城市文明公約編成朗朗上口的解說詞。
武昌區參賽隊伍帶來雙語情景劇《綠建未來》
戶部巷管委會副主任桂杰是該節目的創作者。據他介紹,戶部巷先后獲得湖北省夜間消費集聚區和省級旅游休閑街區稱號,其環境衛生狀況在全省美食街區中處于示范引領地位。節目表演者來自戶部小侍郎志愿服務隊。他創作《綠建未來》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小小志愿者向家庭、社區和社會宣傳垃圾分類理念。
由青山區城管執法局選送的原創音樂情景劇《青山逐夢人》以總分第一的好成績獲得了本場團隊晉級賽的最佳團隊獎。選手代表姚夢佳說,“作為東興社區工作人員,這次編排的原創音樂情景劇,其實就是來源于日常生活中和爹爹婆婆們在普及生活垃圾分類中積累的靈感和素材。這次大賽讓我們把生活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的意義和價值傳遞給更多人。”
《青山筑夢人》獲得團隊晉級賽最佳團隊獎
經過激烈角逐,共有10支隊伍晉級決賽。下月,他們將與10名個人賽晉級的選手共同參加決賽。為持續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走深走實,2025年“武漢以我為榮”生活垃圾分類金牌宣講員大賽自啟動以來,全市上下積極響應、廣泛動員,涌現出一批熟悉垃圾分類知識、擅長宣傳推廣的優秀選手,形成生活垃圾分類宣傳熱潮。(極目新聞 通訊員 徐池)
發表時間:2025-10-24 來源:湖北文明網
竹板一打,大鼓一敲,現場氣氛頓時高漲起來。10月23日,2025“武漢以我為榮”生活垃圾分類“金牌宣講員”團隊晉級賽在青山江灘舉行。來自武漢市的28支參賽隊伍大秀才藝,小品、相聲、合唱、曲藝說唱、T臺秀、雙語情景劇接連上演,讓垃圾分類宣講接地氣、聚人氣。
東湖高新區參賽隊伍帶來情景劇《一“桶”天下》
本次活動由武漢市城管執法委聯合市委宣傳部、團市委、青山區人民政府共同舉辦,是“武漢以我為榮”文明素養提升2025年行動計劃重點項目,旨在普及垃圾分類知識,推動市民養成分類習慣,助力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更好建設城市文明。
市民觀摩團隊晉級賽
來自黃陂區文化館的吳健、陳君、張珂帶來湖北大鼓《江城分類總動員》,用黃陂方言、武漢方言和普通話號召廣大市民踐行垃圾分類。說唱之間,武昌魚、蔡甸蓮藕、吉慶街小龍蝦殼、江漢路上的奶茶杯等紛紛成為宣講案例。生動的表演形式和創新的語言表達方式令人印象深刻。
黃陂區參賽隊伍帶來湖北大鼓《江城分類總動員》
該作品創作者吳健是國家級非遺湖北大鼓傳承人,師從已故“湖北鼓王”張明智先生。作為黃陂區選手,他說,湖北大鼓起源于黃陂,但是本次參賽的作品立足全市和全省,同時放眼全國。他希望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曲藝表演形式向全國宣傳美麗武漢和文明武漢人。據悉,該節目加長版還將代表武漢市參加湖北省第二十八屆環衛工人節文藝匯演。
當天,多支來自高校、中小學校及幼兒園的參賽隊伍帶來創意十足的節目。江岸區選送的《魔法棒不見了——分類大挑戰》充滿童話色彩。節目中,武漢市實驗小學的8名小學生化身垃圾分類小精靈和垃圾桶小精靈,上演一場垃圾分類知識問答大挑戰。
江岸區參賽隊伍帶來情景劇《魔法棒不見了——分類大挑戰》
“Reduce(減少),reuse(再次利用),recycle(循環利用)”武昌區選送的情景劇《綠建未來》充滿國際范。5名小學生流利切換中英文,把戶部巷倡導垃圾不落地的城市文明公約編成朗朗上口的解說詞。
武昌區參賽隊伍帶來雙語情景劇《綠建未來》
戶部巷管委會副主任桂杰是該節目的創作者。據他介紹,戶部巷先后獲得湖北省夜間消費集聚區和省級旅游休閑街區稱號,其環境衛生狀況在全省美食街區中處于示范引領地位。節目表演者來自戶部小侍郎志愿服務隊。他創作《綠建未來》的初衷是希望通過小小志愿者向家庭、社區和社會宣傳垃圾分類理念。
由青山區城管執法局選送的原創音樂情景劇《青山逐夢人》以總分第一的好成績獲得了本場團隊晉級賽的最佳團隊獎。選手代表姚夢佳說,“作為東興社區工作人員,這次編排的原創音樂情景劇,其實就是來源于日常生活中和爹爹婆婆們在普及生活垃圾分類中積累的靈感和素材。這次大賽讓我們把生活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的意義和價值傳遞給更多人。”
《青山筑夢人》獲得團隊晉級賽最佳團隊獎
經過激烈角逐,共有10支隊伍晉級決賽。下月,他們將與10名個人賽晉級的選手共同參加決賽。為持續推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走深走實,2025年“武漢以我為榮”生活垃圾分類金牌宣講員大賽自啟動以來,全市上下積極響應、廣泛動員,涌現出一批熟悉垃圾分類知識、擅長宣傳推廣的優秀選手,形成生活垃圾分類宣傳熱潮。(極目新聞 通訊員 徐池)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