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重陽,金菊吐蕊,孝韻濃溢澴川。作為全國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級市,孝感市以“孝滿金秋情暖重陽”系列活動為抓手,深化“六個一”孝親行動,將尊老敬老傳統美德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深度融合,全域聯動聚合力、長效推進固成效,讓孝親暖意浸透城鄉肌理,為文明創建注入強勁動能。
據不完全統計,自9月29日活動征集啟動以來,全市累計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200余場,逾萬名干部職工及市民踴躍參與,征集感恩家書5000余封,全媒宣傳總傳播量超百萬人次,帶動孝親消費超百萬元。一系列有溫度、有力度、有深度的活動,生動詮釋了孝感孝文化的時代內涵,彰顯了文明城市創建的扎實成效。
孝親實踐全域綻放,文明實踐浸潤人心
孝感市緊扣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要求,以“六個一”孝親行動為核心載體,將抽象孝德理念轉化為具象實踐舉措,推動敬老愛老從道德倡導躍升為全民自覺。
“給父母寫一封感恩家書”活動掀起熱潮。市總工會、市直機關工委、市衛健系統分別組織干部職工參與,收集家書100余封并策劃合輯;教育系統10萬名中小學生積極參與,讓孝德傳承扎根青少年心中。一封封飽含深情的家書,成為連接代際情感的最佳紐帶。
“陪父母旅一次游”活動溫情落地。30戶家庭率先走進金卉莊園、云夢博物館享受專屬服務;市衛健系統約300名干部職工陪伴父母前往多地景點賞秋,在自然風光中重溫親情。秋日暖陽下,一個個溫馨的家庭畫面,勾勒出孝親敬老的最美風景。
“陪父母吃一餐飯”活動激活孝親消費。市商務局牽頭舉辦“孝愛團圓宴”,組織餐飲企業推出優惠套餐;孝感印象家宴半價團圓宴廣受追捧。餐桌上的歡聲笑語,見證著孝心與經濟的雙重收獲。
“陪父母過一次生日”活動暖心舉行。20位十月生日的老人走進孝南區曬書臺社區養老中心舉辦集體生日會。燭光映照下的笑臉,訴說著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幸福圖景。
“陪父母看一場電影”“陪父母看一場楚劇”活動豐富精神生活。《志愿軍:浴血和平》與《孟姜女》等經典劇目輪番上演,千余名老人享受高品質文化盛宴。精彩紛呈的文藝活動,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陪父母買一件新衣”活動帶動消費升溫。市商務局組織商超設置孝親服飾專區,推出專屬優惠,老年服飾消費同比增長顯著。一件件新衣不僅溫暖了父母的身,更溫暖了子女的心,為文明城市創建注入暖暖親情溫度。
市縣協同密織孝親網,多舉發力繪就文明花
市直單位與基層協同發力,密織孝親服務網絡,推動文明創建向基層延伸。
市直單位精準發力保障活動開展。澴川國投發動企業職工參與,形成“企業帶頭、職工響應”的孝親氛圍;市衛健委組建“孝親健康服務隊”,看望慰問老干部590名;市文旅局、市商務局聯動80余家市場主體,提供場地、物資及服務支持。多方力量匯聚,構筑起孝親敬老的堅實屏障。
基層實踐亮點頻出,助力社區文明提質升級。孝昌縣舉辦“墨韻中和藝享重陽”書法惠民活動,為百余名老人送上寓意吉祥的書畫作品;應城市老年大學學員載歌載舞歡慶重陽,精彩節目盡顯老年群體蓬勃活力;云夢云臺社區為23位獨居老人開展“送餐上門”服務;大悟城關鎮組織多部門聯合開展義診義剪、安陸金臺社區舉辦“情暖重陽航”義診活動,切實解決老人急難愁盼。這些貼心服務如春風化雨,滋潤著每一位老人的心田。
漢川市打造“銀發經濟嘉年華”,突破傳統節慶形式,構建起“開放日+展銷+匯演”三位一體的為老服務新生態,成功簽約6個投資額超500萬元的養老合作項目,意向總金額達5500萬元,愛心企業及機構捐贈款物共計24.5萬元,為銀發經濟發展注入嶄新活力。
從市直部門精準施策到基層社區溫情服務,孝感市上下協同發力、密織孝親網絡,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繪就了一幅市縣聯動、共建共享的文明畫卷。
孝韻綿長潤澤城鄉,文明創建持續深化
立足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長效目標,孝感市著力推動孝親敬老從“節日風尚”內化為“日常自覺”,讓孝文化深度融入城市治理與民生服務的各個環節。
市委直屬機關工委將孝親實踐納入機關黨建與黨員教育的日常范疇,通過各類平臺常態化宣傳孝親典型,樹立價值標桿;市總工會計劃開展“孝親標兵”評選,以榜樣力量引領社會風尚;市教育局將孝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學德育體系,通過課程與實踐活動,讓孝文化在校園生根發芽;市商務局則系統總結“孝親+商業”模式的成功經驗,推動相關促消費活動機制化、長效化,持續釋放孝文化對市場消費的帶動潛力。多部門協同發力,共同構建起孝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長效機制。
孝文化正從傳統美德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為銀發經濟注入可持續的人文內涵。
澴川大地孝韻流芳,文明新風吹拂萬家
活動期間,全民參與熱情高漲,從機關干部到企業職工,從在校學生到普通市民,人人皆以行動詮釋孝德、傳遞關愛,凝聚起“全民知孝、全民行孝”的強大合力,文明創建的共識空前統一,社會正能量持續匯聚。
系列文明實踐碩果盈枝,不僅在物質層面為廣大老年人送去了實實在在的關懷與溫暖,更在全社會厚植了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文明風尚。其成效既體現于群眾的廣泛參與和高度認同,也彰顯于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養的扎實提升,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積累了寶貴經驗,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未來,孝感市將持續深化“六個一”孝親行動的常態化與機制化建設,不斷鞏固并拓展孝老敬老的工作成果,讓孝韻綿長持續滋養城市文明肌理,使尊老敬老成為孝感文明城市最鮮亮的底色。孝感將堅持以孝潤城、以文化人,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注入深沉而持久的精神動力,讓文明之花在澴川大地恒久綻放。(孝感日報 全媒體記者張婷 韓和平 李恒)
發表時間:2025-11-06 來源:孝感日報
金秋重陽,金菊吐蕊,孝韻濃溢澴川。作為全國唯一以“孝”命名的地級市,孝感市以“孝滿金秋情暖重陽”系列活動為抓手,深化“六個一”孝親行動,將尊老敬老傳統美德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深度融合,全域聯動聚合力、長效推進固成效,讓孝親暖意浸透城鄉肌理,為文明創建注入強勁動能。
據不完全統計,自9月29日活動征集啟動以來,全市累計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200余場,逾萬名干部職工及市民踴躍參與,征集感恩家書5000余封,全媒宣傳總傳播量超百萬人次,帶動孝親消費超百萬元。一系列有溫度、有力度、有深度的活動,生動詮釋了孝感孝文化的時代內涵,彰顯了文明城市創建的扎實成效。
孝親實踐全域綻放,文明實踐浸潤人心
孝感市緊扣全國文明城市創建要求,以“六個一”孝親行動為核心載體,將抽象孝德理念轉化為具象實踐舉措,推動敬老愛老從道德倡導躍升為全民自覺。
“給父母寫一封感恩家書”活動掀起熱潮。市總工會、市直機關工委、市衛健系統分別組織干部職工參與,收集家書100余封并策劃合輯;教育系統10萬名中小學生積極參與,讓孝德傳承扎根青少年心中。一封封飽含深情的家書,成為連接代際情感的最佳紐帶。
“陪父母旅一次游”活動溫情落地。30戶家庭率先走進金卉莊園、云夢博物館享受專屬服務;市衛健系統約300名干部職工陪伴父母前往多地景點賞秋,在自然風光中重溫親情。秋日暖陽下,一個個溫馨的家庭畫面,勾勒出孝親敬老的最美風景。
“陪父母吃一餐飯”活動激活孝親消費。市商務局牽頭舉辦“孝愛團圓宴”,組織餐飲企業推出優惠套餐;孝感印象家宴半價團圓宴廣受追捧。餐桌上的歡聲笑語,見證著孝心與經濟的雙重收獲。
“陪父母過一次生日”活動暖心舉行。20位十月生日的老人走進孝南區曬書臺社區養老中心舉辦集體生日會。燭光映照下的笑臉,訴說著老有所養、老有所樂的幸福圖景。
“陪父母看一場電影”“陪父母看一場楚劇”活動豐富精神生活。《志愿軍:浴血和平》與《孟姜女》等經典劇目輪番上演,千余名老人享受高品質文化盛宴。精彩紛呈的文藝活動,讓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活力。
“陪父母買一件新衣”活動帶動消費升溫。市商務局組織商超設置孝親服飾專區,推出專屬優惠,老年服飾消費同比增長顯著。一件件新衣不僅溫暖了父母的身,更溫暖了子女的心,為文明城市創建注入暖暖親情溫度。
市縣協同密織孝親網,多舉發力繪就文明花
市直單位與基層協同發力,密織孝親服務網絡,推動文明創建向基層延伸。
市直單位精準發力保障活動開展。澴川國投發動企業職工參與,形成“企業帶頭、職工響應”的孝親氛圍;市衛健委組建“孝親健康服務隊”,看望慰問老干部590名;市文旅局、市商務局聯動80余家市場主體,提供場地、物資及服務支持。多方力量匯聚,構筑起孝親敬老的堅實屏障。
基層實踐亮點頻出,助力社區文明提質升級。孝昌縣舉辦“墨韻中和藝享重陽”書法惠民活動,為百余名老人送上寓意吉祥的書畫作品;應城市老年大學學員載歌載舞歡慶重陽,精彩節目盡顯老年群體蓬勃活力;云夢云臺社區為23位獨居老人開展“送餐上門”服務;大悟城關鎮組織多部門聯合開展義診義剪、安陸金臺社區舉辦“情暖重陽航”義診活動,切實解決老人急難愁盼。這些貼心服務如春風化雨,滋潤著每一位老人的心田。
漢川市打造“銀發經濟嘉年華”,突破傳統節慶形式,構建起“開放日+展銷+匯演”三位一體的為老服務新生態,成功簽約6個投資額超500萬元的養老合作項目,意向總金額達5500萬元,愛心企業及機構捐贈款物共計24.5萬元,為銀發經濟發展注入嶄新活力。
從市直部門精準施策到基層社區溫情服務,孝感市上下協同發力、密織孝親網絡,以實實在在的行動繪就了一幅市縣聯動、共建共享的文明畫卷。
孝韻綿長潤澤城鄉,文明創建持續深化
立足全國文明城市創建長效目標,孝感市著力推動孝親敬老從“節日風尚”內化為“日常自覺”,讓孝文化深度融入城市治理與民生服務的各個環節。
市委直屬機關工委將孝親實踐納入機關黨建與黨員教育的日常范疇,通過各類平臺常態化宣傳孝親典型,樹立價值標桿;市總工會計劃開展“孝親標兵”評選,以榜樣力量引領社會風尚;市教育局將孝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學德育體系,通過課程與實踐活動,讓孝文化在校園生根發芽;市商務局則系統總結“孝親+商業”模式的成功經驗,推動相關促消費活動機制化、長效化,持續釋放孝文化對市場消費的帶動潛力。多部門協同發力,共同構建起孝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長效機制。
孝文化正從傳統美德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為銀發經濟注入可持續的人文內涵。
澴川大地孝韻流芳,文明新風吹拂萬家
活動期間,全民參與熱情高漲,從機關干部到企業職工,從在校學生到普通市民,人人皆以行動詮釋孝德、傳遞關愛,凝聚起“全民知孝、全民行孝”的強大合力,文明創建的共識空前統一,社會正能量持續匯聚。
系列文明實踐碩果盈枝,不僅在物質層面為廣大老年人送去了實實在在的關懷與溫暖,更在全社會厚植了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文明風尚。其成效既體現于群眾的廣泛參與和高度認同,也彰顯于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養的扎實提升,為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積累了寶貴經驗,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未來,孝感市將持續深化“六個一”孝親行動的常態化與機制化建設,不斷鞏固并拓展孝老敬老的工作成果,讓孝韻綿長持續滋養城市文明肌理,使尊老敬老成為孝感文明城市最鮮亮的底色。孝感將堅持以孝潤城、以文化人,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注入深沉而持久的精神動力,讓文明之花在澴川大地恒久綻放。(孝感日報 全媒體記者張婷 韓和平 李恒)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