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牛車河畔,天高云淡。一陣鏗鏘有力的《威風鑼鼓》在團風縣總路咀鎮(zhèn)白坳村響起,不僅喚醒了鄉(xiāng)村的寧靜,更敲開了黃岡市“親·聽”百姓宣講活動的帷幕。11月11日下午,這座鄂東小村一改平日的模樣,成了理論宣講、故事分享與文藝表演交織的歡樂大舞臺。
多元視角話發(fā)展
“走在團風的街頭,你總會看到那些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他們是文明的使者,是這座城市最溫暖的風景……”清亮的聲音來自團風縣問津中學但店校區(qū)七年級學生易思雅。作為“親·聽”宣講團年紀最小的成員之一,她講述的“團風:讓文明之花綻放新時代”,沒有艱深的理論,只有街頭巷尾的志愿者、校園里的瑯瑯書聲、老街商鋪的誠信經營。從她的視角看去,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倡導的“提升人民文明素養(yǎng)和社會文明程度”,正具體化為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行,浸潤著每個人的心田。
少年眼中的文明新風,在白坳村后備干部陳盛那里,則轉化為了腳下堅實的土地與手中蓬勃的產業(yè)。這位退伍軍人一上臺,質樸之氣便撲面而來。“全會說要‘推進宜居宜業(yè)和美鄉(xiāng)村’,這話聽著大,落到我們村,就是腳下這條從泥巴路變成的彩虹旅游公路,就是村里的香菇基地和農家樂變成的共同富裕‘錢袋子’。”他不用講稿,如拉家常般細數變化:過去年輕人外出打工,村子空了;如今家門口就能就業(yè),家人團聚了。“這種踏踏實實的幸福,是多少錢都換不來的!”眼下,他正嘗試通過電商,將白坳村的紅色歷史、綠色農產品和金色風光“三件寶”推廣出去,讓家鄉(xiāng)的美被更多人看見。
陳盛口中的那條“彩虹路”,正是牛車河片區(qū)巨變的起點。對此,老黨員江福川感觸頗多。“過去我們是‘守著好風景,過著窮日子’。”他洪亮的聲音里帶著激動,“自從這條路修通后,污水橫流的地方成了景區(qū),冷清的鄉(xiāng)村變得熱鬧起來。沿線景點一年接待游客200多萬人次,拉動周邊群眾靈活就業(yè)3000多人,經濟創(chuàng)收超過1.2億元……”說到這些變化,讓江福川感觸最深的是鄉(xiāng)親們從唉聲嘆氣,變成討論怎么把農家樂辦得更有特色。在他看來,這種從“要我發(fā)展”到“我要發(fā)展”的轉變,是鄉(xiāng)村振興最寶貴的成果。“這一切變化,不正是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的生動體現嗎?”江福川說。
道路通了,人心齊了,發(fā)展的思路也更活了。在隨后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村民們對牛車河的景點、美食、住宿如數家珍,爭先恐后地回答里,滿是對家鄉(xiāng)的自豪。
這份自豪,在杜皮鄉(xiāng)雪山嶺村支書孫小林身上,化為了帶領鄉(xiāng)親們“播”出好日子的干勁。他分享道,過去村里流傳“有女莫嫁葉家沖,十年到來九年空”,而去年,他們靠直播帶貨,讓銷售額突破了900萬元。“鄉(xiāng)村要和美,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作為“黃岡好人”,他推動成立“鄉(xiāng)賢議事會”“志愿巡邏隊”,讓合并后的村子人心更暖、凝聚力更強。
移風易俗樹新風
鄉(xiāng)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來自上巴河鎮(zhèn)的宣傳干事李雨馨,將目光投向了“天價彩禮”這一沉疴舊習。她分享的“為婚姻‘減負’給幸福‘加分’”,是她親身參與并踐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故事。她詳細介紹了上巴河鎮(zhèn)推出的農村婚俗新風禮遇激勵措施黃金十條,用實實在在的優(yōu)惠和暖心服務引導新人選擇“低彩禮”“零彩禮”。“我和男友也決定響應號召,‘零彩禮’結婚。”她的話音剛落,現場便響起贊許的掌聲。移風易俗的文明新風,在這一刻從政策條文化為具體行動,吹入人心。
宣講在縣音樂家協(xié)會帶領的全場大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達到高潮。激昂的歌聲在牛車河畔回蕩,唱出了百姓心中最真摯的情感。
“‘親·聽’百姓宣講著力打通理論宣講‘最后一公里’,讓黨的聲音在方言俚語中傳遞,使群眾坐得住、愿意聽、能產生共鳴。今天這場活動,就是用大白話講身邊事,向白坳村群眾宣講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李虹道出此次宣講活動的深意:“‘親聽’是為了‘共行’,‘親·聽’百姓宣講就是為了凝聚全市上下團結奮進建支點的強大精神力量。”
據了解,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市已組建起一支千余人的市、縣、鄉(xiāng)、村四級“親·聽”百姓宣講隊伍,累計開展活動500余場次,覆蓋人群超10萬人次。
威風鑼鼓與全場合唱激蕩,少年講理與干部話家常同臺,牛車河畔的這場宣講,如同一幅微縮畫卷,展現了理論落地、文明生根、產業(yè)開花、民心凝聚的生動圖景。我市正以“親·聽”百姓宣講為橋,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在鄉(xiāng)村沃土中,激活一池邁向振興的春水。(黃岡日報 記者 李嬌 通訊員 章樹林)
發(fā)表時間:2025-11-13 來源:湖北文明網
秋日的牛車河畔,天高云淡。一陣鏗鏘有力的《威風鑼鼓》在團風縣總路咀鎮(zhèn)白坳村響起,不僅喚醒了鄉(xiāng)村的寧靜,更敲開了黃岡市“親·聽”百姓宣講活動的帷幕。11月11日下午,這座鄂東小村一改平日的模樣,成了理論宣講、故事分享與文藝表演交織的歡樂大舞臺。
多元視角話發(fā)展
“走在團風的街頭,你總會看到那些穿著紅馬甲的志愿者。他們是文明的使者,是這座城市最溫暖的風景……”清亮的聲音來自團風縣問津中學但店校區(qū)七年級學生易思雅。作為“親·聽”宣講團年紀最小的成員之一,她講述的“團風:讓文明之花綻放新時代”,沒有艱深的理論,只有街頭巷尾的志愿者、校園里的瑯瑯書聲、老街商鋪的誠信經營。從她的視角看去,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倡導的“提升人民文明素養(yǎng)和社會文明程度”,正具體化為家鄉(xiāng)的一草一木、一言一行,浸潤著每個人的心田。
少年眼中的文明新風,在白坳村后備干部陳盛那里,則轉化為了腳下堅實的土地與手中蓬勃的產業(yè)。這位退伍軍人一上臺,質樸之氣便撲面而來。“全會說要‘推進宜居宜業(yè)和美鄉(xiāng)村’,這話聽著大,落到我們村,就是腳下這條從泥巴路變成的彩虹旅游公路,就是村里的香菇基地和農家樂變成的共同富裕‘錢袋子’。”他不用講稿,如拉家常般細數變化:過去年輕人外出打工,村子空了;如今家門口就能就業(yè),家人團聚了。“這種踏踏實實的幸福,是多少錢都換不來的!”眼下,他正嘗試通過電商,將白坳村的紅色歷史、綠色農產品和金色風光“三件寶”推廣出去,讓家鄉(xiāng)的美被更多人看見。
陳盛口中的那條“彩虹路”,正是牛車河片區(qū)巨變的起點。對此,老黨員江福川感觸頗多。“過去我們是‘守著好風景,過著窮日子’。”他洪亮的聲音里帶著激動,“自從這條路修通后,污水橫流的地方成了景區(qū),冷清的鄉(xiāng)村變得熱鬧起來。沿線景點一年接待游客200多萬人次,拉動周邊群眾靈活就業(yè)3000多人,經濟創(chuàng)收超過1.2億元……”說到這些變化,讓江福川感觸最深的是鄉(xiāng)親們從唉聲嘆氣,變成討論怎么把農家樂辦得更有特色。在他看來,這種從“要我發(fā)展”到“我要發(fā)展”的轉變,是鄉(xiāng)村振興最寶貴的成果。“這一切變化,不正是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的生動體現嗎?”江福川說。
道路通了,人心齊了,發(fā)展的思路也更活了。在隨后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村民們對牛車河的景點、美食、住宿如數家珍,爭先恐后地回答里,滿是對家鄉(xiāng)的自豪。
這份自豪,在杜皮鄉(xiāng)雪山嶺村支書孫小林身上,化為了帶領鄉(xiāng)親們“播”出好日子的干勁。他分享道,過去村里流傳“有女莫嫁葉家沖,十年到來九年空”,而去年,他們靠直播帶貨,讓銷售額突破了900萬元。“鄉(xiāng)村要和美,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作為“黃岡好人”,他推動成立“鄉(xiāng)賢議事會”“志愿巡邏隊”,讓合并后的村子人心更暖、凝聚力更強。
移風易俗樹新風
鄉(xiāng)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來自上巴河鎮(zhèn)的宣傳干事李雨馨,將目光投向了“天價彩禮”這一沉疴舊習。她分享的“為婚姻‘減負’給幸福‘加分’”,是她親身參與并踐行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故事。她詳細介紹了上巴河鎮(zhèn)推出的農村婚俗新風禮遇激勵措施黃金十條,用實實在在的優(yōu)惠和暖心服務引導新人選擇“低彩禮”“零彩禮”。“我和男友也決定響應號召,‘零彩禮’結婚。”她的話音剛落,現場便響起贊許的掌聲。移風易俗的文明新風,在這一刻從政策條文化為具體行動,吹入人心。
宣講在縣音樂家協(xié)會帶領的全場大合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中達到高潮。激昂的歌聲在牛車河畔回蕩,唱出了百姓心中最真摯的情感。
“‘親·聽’百姓宣講著力打通理論宣講‘最后一公里’,讓黨的聲音在方言俚語中傳遞,使群眾坐得住、愿意聽、能產生共鳴。今天這場活動,就是用大白話講身邊事,向白坳村群眾宣講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李虹道出此次宣講活動的深意:“‘親聽’是為了‘共行’,‘親·聽’百姓宣講就是為了凝聚全市上下團結奮進建支點的強大精神力量。”
據了解,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市已組建起一支千余人的市、縣、鄉(xiāng)、村四級“親·聽”百姓宣講隊伍,累計開展活動500余場次,覆蓋人群超10萬人次。
威風鑼鼓與全場合唱激蕩,少年講理與干部話家常同臺,牛車河畔的這場宣講,如同一幅微縮畫卷,展現了理論落地、文明生根、產業(yè)開花、民心凝聚的生動圖景。我市正以“親·聽”百姓宣講為橋,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在鄉(xiāng)村沃土中,激活一池邁向振興的春水。(黃岡日報 記者 李嬌 通訊員 章樹林)
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主辦
技術支持:荊楚網
投稿郵箱: hbwmwxxbs@vip.163.com